54期~阿姆斯特丹“骡马市大街”的地图精品店—记制图大师德维特
我有店,也有故事
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橙湖工作室
十七世纪中叶的时候,是荷兰制图业黄金年代的晚期、也是最鼎盛的时期,卡佛大街上已经没有了牲畜的交易,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地图行业的制作、印刷、销售商铺。1654年,一家叫做“三只螃蟹(DeDrie Crabben)"的地图公司也在这条大街上开门营业了,一年之后,公司改名为“怀特海图(De Witte Pascaert,也有“白海图”的含义),这个名字,后来闻名于那个时代的欧洲地图行业,他的创建者,就是荷兰地图大师:弗里德里克·德·维特(Frederickde Wit,1629 - 1706)。
在今日荷兰繁华的大都市阿姆斯特丹,有一条古老而著名的商业大街--卡佛大街(Kalverstraat),它位于大坝广场和薄荷塔(Munttoren)之间。就像中国很多古老的城市一样,古老中世纪的阿姆斯特丹,也曾为了保护城市免受攻击而修建过城墙1。薄荷塔所在地最早就是城墙的一个城门,而这条卡佛大街的本意是“CalfStreet”,即“牛犊大街”,从1486年到十七世纪早期,这里曾进行着热闹的牲畜交易。在北京市繁华的宣武门地带也有一条这样的商业街--“骡马市大街”,今日也是早已没有城门和骡马,“骡马市大街”和“牛犊大街”的前世今生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出生在荷兰小城市高达(Gouda)的德·维特,并非生来就拥有大城市阿姆斯特丹的市民资格。1648年,年仅19岁的德·维特就来到了大城市发展,从事地图刻板等工作。那正是荷兰制图黄金年代的鼎盛时期,德·维特创立自己的印刷店铺--“三只螃蟹”--时也不过26岁,但直到1661年,33岁的他通过与阿姆斯特丹市民玛瑞娅2的婚姻,才于第二年获得了阿姆斯特丹的“户口”--阿姆斯特丹的市民权,并于1664年成为当地圣路加公会3的会员。1694年,已经65岁高龄的德·维特因为在地图方面杰出的成就(那个时代荷兰在制图行业领导全球),获选为阿姆斯特丹“好市民”,这些几百年前的异国往事,对于中国人来说却好像不难理解。
薄荷塔 Munttoren_(Amsterdam) 和薄荷广场
据研究者统计,德·维特一生发表的作品应不少于158张地图和43张海图。
德·维特还延续了威廉·布劳(Willem Blaeu)、费舍尔(Nicholas Visscher)等人绘制大型墙壁地图的传统,他的作品包括几版由4页8页或者12页局部图组合而成的大幅装饰墙壁用的世界地图,其中许多被17世纪后期著名的意大利地图制造商复制和重新发行,包括Stefano Scholar,Pietro Todeschi 和 Guiseppe Longhi等人。由于这些大型地图被作为装饰性的艺术品来使用,并且通常都拥有不小的尺寸,“炫耀”在欧洲那些富有的、统治精英的家中或办公场所,所以这些地图通常很少能完好地保存到现代,少数流传到现代的作品在被发现的时候,也常常都处于严重的残损状态。这张制作于1690年代,由17世纪末阿姆斯特丹杰出的地图出版商和雕刻师杰拉德·瓦克5出版的装饰墙壁用的世界地图,到今日依然品相完好,色彩艳丽,无疑是使人垂涎的一件作品。这也是德·维特的一副代表性杰作,由多页作品组合而成一副完整的墙壁地图,瓦克出版的作品以精美的雕刻和高艺术品质而闻名,是荷兰制图黄金时代后期最优秀的出版商之一,种种因素让这幅古地图成为今日地图收藏者眼中的珍品。
这张华丽的地图,依旧没有时间落款,据推测应该是在1690年至1700年间出版的。推断的“证据”,部分来自于地图本身:放大细看,左下角带着花环的雕像的基座上,出现了一些印记:“byG. valck op d ' dam inde wackeren hont”,这是瓦克及其地址,瓦克和他的家人大约在1690年才搬进了这所房子(这是另一个地图世家--洪迪斯家族Hondius曾经居住过的)。
制作于1690年代,由杰拉德·瓦克出版的德·维特的世界地图,到今日依然品相完好,色彩艳丽
1706年德·维特离世,他的儿子是个鱼商,对地图生意没有兴趣,在他的妻子接手营运他的公司4年之后,德·维特自己的印版也变成了清算拍卖会中的拍品,那本1675年海图集的中的27版海图拍卖给了阿姆斯特丹的印刷销售商路易斯·雷纳德(Luis Renard),他在1715左右开始以自己的名义出版这些海图,之后又将印版卖给了伦尼埃(Rennier)和乔舒亚·奥滕斯(Joshua Ottens)并由他们一直出版到18世纪中期。德·维特拍卖会上的其余印版大部分都流向了那个时代的另一位荷兰制图师--彼得·莫蒂埃(Pieter Mortier),他的儿子科内利斯·莫蒂埃(Cornelis Mortier 1699-1783)同约翰内斯·考文斯(Johannes Covens I1697-1774)合作成立的“考文斯与莫蒂埃”出版公司(Covens & Mortier 1721-1866),后来成长为十八世纪欧洲最大的制图及出版公司之一。

许多特种藏品图书馆、稀有地图图书馆、大学、私人收藏家手中都有德·维特的地图作品,据不完全统计鉴定,约包括了121本地图集和数千幅散装的地图,拥有藏品的包括:阿姆斯特丹大学图书馆、乌得勒支大学图书馆、莱顿大学图书馆、布鲁塞尔皇家图书馆、奥谢尔地图图书馆、哈佛地图收藏馆、耶鲁大学贝内克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柏林图书馆、奥地利国家图书馆、匈牙利国家图书馆,还有威廉·迪克森遗赠给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的藏品等等。
淘宝店
1660年德·维特绘制的第一版世界地图
作为荷兰制图黄金年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德·维特的早期作品也是从刻制城市版画开始的,作为职业制图师,他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高产”:

- 已知的他的第一张作品--1648年在高达居住时绘制的荷兰哈莱姆城市地图(插图威尼斯 那时的城市地图更像是一幅城市版画);
- 1649年,搬来阿姆斯特丹之后,他刻制的荷兰城市里杰尔和多尼克的城市地图,被佛兰芒历史学家安东尼乌斯(AntoniusSanderus)作为插图,收入到那本著名的《弗兰德斯插画》(landria Illustrata)之中;
- 德·维特第一次负责刻制印版的海图是1654年、他开立自己印刷商铺的当年;
- 而他的第一张世界地图出现在1660年前后4;
- 他的地图集(册)作品最早于1662年问世,早期只是一些对开的小幅作品,但是通过购买其他制图师的版权及自己制作印版等方式,到1671年的时候他已经出版了包含100张大型对开地图的地图集,17页或者27页或者51页一些对开版本的小幅地图集也仍然在售卖;
- 到1670年代中期的时候,多达151张地图和海图组合成的大型地图集也可以在他的店里买到,地图集的价格依据尺寸、包含地图的数量、色彩质量不同从几个荷兰盾到三四十荷兰盾不等(折算成今日约几十美元到三四百美元不等);
- 在1675年左右,德·维特发表了一本新的航海地图集,此图集中的海图取代了1664年的早期海图,那些早期作品只有极少数流传到了今日;
- 德·维特于1689年申请并获得了荷兰及西弗里斯兰省的15年专利权,这是当时对出版及销售地图的一种类似于今日“版权”的保护制图,不过当时的版权专利常常只在签发地能够得到保护,缺乏跨地区的保护措施,更不用说在不同国家之间了;
- 1695年,德·维特在著名的“布劳出版公司”印版拍卖会上获得了大量的城市地图, 随后他开始出版荷兰的一个城市地图集。
5.杰拉德·沃克(Gerard Valk或写作Gerrit Leendertsz Valck,1652-1726)和他的儿子莱昂纳德 (leonard)是十八世纪荷兰杰出的地球仪制作商和地图出版商,在十八世纪的前半期几乎享有完全的垄断地位。
怀特海图(De Witte Pascaert)出版的德维特地图集
1660年左右 德维特绘制的威尼斯城市地图
1.十七世纪早期,中世纪的阿姆斯特丹城墙,被环绕城市的一系列军事堡垒所慢慢替代,在德.维特十七世纪早期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环绕阿姆斯特丹的26座堡垒(类似于棱堡或瓮城)。十九世纪时,这些堡垒被城市外围要塞所构成的防御线进一步取代。
阿姆斯特丹 1688 - 作者 德·维特
2.玛瑞亚,Maria Van der Way,1637-1711,是阿姆斯特丹一个富裕的天主教商人家庭的女儿。她同德·维特育有多名子女,但只有一子存活到成年。德·维特1706年去世后,玛瑞亚继续运营着店铺,出版和编辑德·维特的地图作品,直到1710年。3.圣路加公会(荷兰文:Sint-Lucasgilde,英文:Guild of Saint Luke)是由画家、木刻家、制版工匠构成的行业工会性质的兄弟会组织,所在城市的市民权是加入的首要资格。其组织对于从业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组织形式自15世纪以来流行于下莱茵和尼德兰地区,其名称源于天主教信仰中画家的主保圣人圣路加。
4.分别是"nova totius orarbius tabula auctore f. de wit"(约43x55厘米)和“novatotius terrarum orbarum tabula”(一张装饰挂墙用途的地图,约140x190厘米)。拉丁语大意为Nova=new,tabula=tablet,totius=whole,orbisterrarium=world。
1660年德·维特绘制的第一版世界地图,是应亨德里克(Hendrik Doncker)之邀为其地图集制作的,德·维特参考了许多约翰尼斯·布劳(威廉·布劳之子)1648年版的世界地图。这也是德·维特极少的几张标注了绘制时间的作品之一,标注在中折线右边的下划线处。正如后人所评价的:有时候给德·维特地图断年是一件挺费困难的活儿,因为德·维特经常不在自己的地图作品上标注年代,他的名字在地图上也不固定,经常写为Frederic或者Frederik或者Frederico乃至拉丁文Fredericus ,而他的一版地图常常一印好多年。
这张地图核心部分,由一张双半球世界地图以及两个极地投影小图组成。地图的四周则是刻画了四季的人物形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春天,半裸舞蹈着的珀尔塞福涅(Persephone,宙斯之女,被冥王劫持娶作冥后)正被天使戴上春天的花环;夏天,谷神(Ceres)带来了小麦的收获;秋天,在森林之神(Satyrs)和小天使的陪伴下,狄奥尼索斯(Dionysis,希腊神话中葡萄丰收、酿葡萄酒的神)正在收获葡萄;冬天,由一个手持棍棒的强壮的人所代表,他的身前,北风之神(Boreas)正在劲吹,近处,还有两位正在切鱼的小天使。这些人物和故事对于西方人来说,就仿佛中国人对于西游记的场景和人物那么熟悉,只是对于东方文化背景中的我们来说颇为陌生,画中我们熟悉的或许只有北风之神对着劲吹的冬季老三样儿:土豆、胡萝卜、圆白菜。
冬天,由一个手持棍棒的强壮的人所代表,他的身前,北风之神正在劲吹,近处,还有两位正在切鱼的小天使
左下角带着花环的雕像的基座上的印记
本文为 橙湖工作室 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